分级数据库-分级数据有效
作者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处理的数据的特点是一个长期存储、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
数据库建立在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基础上分级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取、管理分级数据库,以及事务等处理。
常见的数据库类型有关系数据库,产品有Oracle、MySQL、SQLServer分级数据库;还有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它又分键值数据库、列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围绕着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都具有六项基本的功能。
数据库定义和创建功能,使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和创建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等数据库对象。如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等,还有用户、安全、完整性等,这些定义存储在数据字典中。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事务的ACID特性等。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事务、安全、完整,和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和死锁检测,还有安全性检查、存取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以及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等。数据存取功能,使用数据操纵语言(DML),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以及性能检测分析等。其他,如与其他系统通信、数据转换等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将数据管理系统按处理对象,由高级到低级依次为应用层、语言处理层、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储层,最底层再依赖操作系统完成最基本的数据文件管理。
最上层应用层,与用户/应用程序的界面层。第二层语言处理层,处理数据库语言,如SQL,如语法分析、视图转换、安全性检查、完整性检查、查询优化等。向上提供关系、视图等 *** 分级数据库;调用下层生成可执行代码并运行。第三层数据存取层,执行扫描,排序,元组的增删改查,封锁等基本操作。把上层的 *** 操作转换为单记录操作,完成数据记录的存取、存取路径维护、数据管理、并发控制和恢复等工作。第四层数据存储层,管理数据页和系统缓冲区,执行文件的逻辑打开、关闭、读页、写页、缓冲区读和写、页面淘汰等操作,完成缓冲区管理、内外存交换、外存的数据管理等功能。整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各层模块相互配合、互相依赖,共同完成对数据库的操纵。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对数据定义了三个抽象级别,用户抽象的处理数据,具体的处理由系统去处理。这三个抽象级别对应了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模式(Schema)也称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它不管物理层面的事,也不管应用程序的事。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主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之间的联系、不同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数据有关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是各用户自己设计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的是数据库用户自己可见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主要提供最优的高效的物理模式。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Mapping)进行联系和转换,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表示全局,外模式表示局部,一个模式有多个外模式,它们的映像定义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映像唯一的,且定义在模式的描述中。这种三级结构可以保持数据独立性,即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逻辑数据独立性,模式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只需要改变外模式/模式映像。物理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只需要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外部体系结构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集中式(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多层结构,这是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