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素材-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发言
光明日报记者李睿宸 吴春燕
12月2日,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
在为期4天交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素材的会议中,“合作”成为各个论坛和研讨会上的高频词语。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对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充满期待,并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向全球讲述中国抗疫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这场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全球肆虐。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成为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
会议期间,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世界各国应分享抗疫经验,吸收借鉴疫情防控先进理念,共同维护世界人民健康。
“中药抗击疫情有上千年的历史,累积了很多经验。”回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认为,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开展了抗疫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有关工作,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形成了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和格局,让全社会都参与其中。
“中国的疫苗已经做到供应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国药就为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谈到助力全球抗疫时,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杨晓明说,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领跑全球,5条技术路线的多款疫苗都有批准上市。
“一个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将引领建设新的国际政治社会的进程。我们需要中国的领导力,我们需要中国在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恢复方面所展现的领导力,以及中国在生产各种必需药品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萨帕特罗说。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种精神不但是战胜疫情的法宝,也是我们应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张伯礼说。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这个全球休戚与共的时代,人类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脱离命运共同体而独立存在。
“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充分地看到医学、卫生事业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关系,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认为,发展卫生事业对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福祉、人民健康有着关键影响。
“公共卫生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建议,制定一个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大流行病条约,既有约束力也有足够的灵活度,同时制定一项全球大流行病疫苗的政策,明确规定各方权利和责任,确保疫苗的供应和分配。
俄罗斯联邦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亚历山大·切尔诺乌索夫表示,俄罗斯积极同国际社会一起努力消除疫情的风险和威胁,以及疫情对医疗和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分享我国在实验室诊断、医学数字化发展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我们在实行国家和地区层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先进解决方案。”交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素材他说。
“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当中,科技支撑是硬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表示,中国的科技水平在迅速追赶国际前沿,并立足于科技前沿的某些具体领域开辟新的空间,从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杨晓明建议,要建设应急防控体系,在国家层面建立应急预警体系,提升疫苗应急研发能力,重视基础产业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引领。
世界因文明交流互鉴而精彩
“民相亲,心相通,交流互鉴是超越不同文明形态的永恒话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种语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人民,只有加强沟通交流,加深理解认识,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的原则,加强合作协作,才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谈到国际间的合作问题时,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认为,合作有许多形式,其中,民心相通很重要。“我们应该通过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来更好地了解彼此,在这方面,非 *** 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增强文化的力量来给人民赋能。”伊萨姆·沙拉夫说。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在近代以来的很长时间,一说现代化,似乎就是西化,很多发展中国家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结果不光没能实现现代化,反而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灾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认为,中国 *** 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坚持自己的理念、价值观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吸纳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其他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领导人民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认为,中国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增加了多元性和丰富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尚福林说。
(光明日报广州12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4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