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热点素材2022年,2020时事热点素材
“把瓜实时热点素材2022年的甘甜献给人民”郁静娴 人民日报2021年06月10日
【人物】“瓜奶奶”吴明珠 【故事】吴明珠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赴新疆工作以来实时热点素材2022年,她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甜瓜、西瓜育种事业,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实时热点素材2022年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她培育了30多个优质瓜种,这些瓜种的种植面积一度占新疆商品瓜区总面积的80%。许多瓜农就是种着她培育出的新品种,过上了富裕日子。
【点评】
吴明珠一生与瓜结下不解之缘,把甜美的事业写在了大地上。她常说,“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许多人感慨,瓜之所以那么甜,是因为有人替我们吃了苦。而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回甘,更让我们手中的瓜品清香四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吴明珠一辈子只为一件事。她放弃留京,主动请缨赴疆,辞官种瓜;她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与瓜田相伴数十载。今年91岁高龄的吴明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10年,已经认不出子女,初心却依然根深蒂固:时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一提到瓜,眼神立刻就亮了……这一切,足见她对这份“甜蜜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忘我付出。中国并不是全球甜瓜起源中心,然而在以吴明珠等为代表的专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今天,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可敬的人,可爱的事,总是一脉相承。吴明珠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农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与她同期走出来的同窗校友,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等。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与她一起驻扎戈壁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祝贺妻子的甜瓜新品种审定获得“三连冠”。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这是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今天我们的丰衣足食,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将才华和热情倾注到脚下这片热土,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正是由一块块像吴明珠、杨其祐这样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我们现代化的共和国,也正是靠这样一块块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宋健如是评价。今天,无论是科研条件还是人才环境,都远远优于几十年前。“瓜奶奶”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她“不辞辛苦行、换作他人甜”的奉献精神,将激励新一代奋斗者,将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多的甘甜。
保护自然
护得山绿松柏青
尹双红 人民日报评论6月9日
【人物】守护绿色林海的奇乾中队
(鲜素材精选精编)
【故事】奇乾中队,是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莫尔道嘎大队七中队,因驻扎在额尔古纳市奇乾乡而得名。这是一支驻守在原始林区腹地的队伍,负责守护95万公顷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和200余公里中俄边境线防火灭火任务,是森林消防队伍中防区最大、任务最重、年平均参加扑火次数最多的单位之一。1963年建队以来,他们坚持驻深山、站前沿、护生态、当标杆,成功扑救森林火灾380余起,在万里绿色长城上筑起了坚强的消防安全堡垒。不久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该中队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点评】
一年有6个多月大雪封山,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天时甚至会降到零下50摄氏度;离中俄边境只有2.5公里,距最近的镇却有150多公里,举目所见皆为茫茫森林……奇乾中队就驻扎在这样的林海之中。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驿站”,见证着一代代队员在冰雪中勇往直前、在烈火中冲锋陷阵,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履职尽责的“冰与火之歌”。
“来奇乾工作,首先要学会忍受寂寞”。对消防队员来说,“两年不下山是常事,5年没回过家也不稀奇”。最早的时候,由于驻地不通邮、供电有限、手机信号不稳定,中队长期与外界隔绝。在与林海朝夕相伴的日子里,队员们没有蹉跎岁月,而是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我,冬天在冰天雪地进行耐寒训练,夏天在野外练体能、练生存;不用训练的日子里,队员们就一起读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光喊不动、实在无用。自己动手、隐患难藏”“树立正确人生观,走好人生每一步”……这些来自队员们的读书心得,鼓舞着新来的队员坚定自己的选择,也映照着这支队伍不畏寒暑、不惧寂寞的坚守和担当。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奇乾中队守护的森林是我国唯一一片集中未开发原始林区,是构成我国北疆绿色长城的重要一环,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森林总面积达95万公顷,积蓄着大量枯枝落叶,极易引发雷击山火。队员人均防火面积1.6万多公顷,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防火责任大、任务重、难度高。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中队参加了7个火场的扑火战斗,扑灭火线长度达400余公里,连续作战长达77天;2002年“7·28”特大森林火灾,队员们用肩扛、手推、脚蹬的方式挖出一条宽0.8米、长70公里的防火隔离带,阻挡了大火的蔓延……在一次次危急关头,队员们迎火而上,在温度高达上百摄氏度的火场中冲锋陷阵,践行着“护得山绿松柏青,英雄无名梦也甜”的铮铮誓言。
从“原始森林的守卫者”,到“马背上的消防服务队”,像奇乾中队这样的“蹈火者”还有很多,他们向着火场逆行、向着灾难冲锋,书写着最美“逆行者”的职业荣光。2019年,在四川凉山木里县的森林火灾中,27名森林消防队员为了他们视若珍宝的森林、为了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90后”消防战士巴特尔,14年来经历4500余场生死考验,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闪耀无私“火焰蓝”……烈火无情,英雄无畏。钢铁之躯也是血肉之躯,全社会共同尊敬和关爱消防队员、关心和重视消防工作,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爱岗敬业
“宁让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
子木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孔特特
【故事】1983年出生的孔特特,是 *** 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那曲市大队大队长,已在雪域高原中坚守了18年。18年来,他先后参与灭火战斗130余次,开展防火讲座100多场,培训护林员2万余人,参与重大抢险救援90多起,挽救群众生命2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400余万元。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经年累月的无私奉献。进藏多年,孔特特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没有休一次完整假,全心全力守护着 *** 的绿水青山,用无悔青春丈量理想信念的“高海拔”。前不久,他被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授予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点评】
*** 被誉为“亚洲水塔”、全球气候的“调节器”,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格外显著。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就是在守护共同的美好家园,孔特特从一进藏,就暗下决心,“宁让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
环境有多艰苦,就有多锻炼人。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很低,即便躺着,心脏负荷也很大,孔特特就这样待了18年。与指战员一起进山入林、摸爬滚打,摸索适合藏东南林区灭火作战的新战法,努力提高队伍的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孔特特和战友们在守护这片林海的同时,也锤炼了“坚守极地、不畏极难、甘受极苦、挑战极限”的精神,让险情退却、向胜利招手。
有人在雪域高原坚守使命,有人在洪水面前奋不顾身,有人在疫情来袭时冲锋值守,有人在生产一线扛起责任……像孔特特一样,不同战线上的应急管理工作者们,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尽力把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全力把灾情降至损失最低、伤害最小。有人说,应急管理工作者是一群“守夜人”,因为他们枕戈待旦、向险而行;也有人说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守业人”,因为他们总是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各类突发灾情疑难险情,他们始终冲在前面,和隐患、灾难近身搏斗,为生命、平安夙夜奋战。可以说,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应急管理工作者,切实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精神,用生命与行动践行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誓言。
“时刻准备着”,是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孔特特说,只要组织需要,自己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换上“火焰蓝”,担当永不变。在新征程上,日益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应急管理队伍,一定能打赢每一场灾害事故战斗,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守好责、护好航。
科技强国
“无影灯”照亮光明路
谷业凯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最美科技工作者”次旦央吉
【故事】 *** 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是 *** 眼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给更多患者带去光明,她常年奔波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巡诊行程达18万公里。从医32年来,她始终坚持学习藏医学著作和现代医学理论,并运用于实际,在守正创新基础上加快推进藏医药现代化,完成了包括第一台眼底激光术等在内的 *** 眼科治疗多项第一,用“无影灯”照亮更多患者光明路。前不久,她被 *** 中央宣传部、科技部等6部门授予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点评】
很多人把次旦央吉称为“光明使者”,她却常与星月为伴:下乡巡诊时,清晨6点,高原还未迎来日出,就要赶到医院准备手术;走出手术室大门时,时间已是凌晨。回忆起高原上30多年的行医之路,次旦央吉时常感慨过往条件的艰苦。尽管如此,她却在日记中写道,“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有战胜不了困难的人”。
山路艰险,没有让她停下脚步;吃住简陋,没有让她停止付出。对次旦央吉来说,“心不离病人,身不离病房和手术室”是医者的本分;“守正创新藏医药事业”是她身为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同时,由于病患多为农牧民,次旦央吉把健康知识科普作为自己的又一项本职工作。她积极参与眼病普查工作,为全面收集高原白内障形成原因和患者人数等详细资料贡献力量,还投身眼科卫生防治健康宣教,开设专题讲座,就眼科保健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深受群众喜爱。次旦央吉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她说,“我把患者当家人,尽己所能,为他们减轻病痛。”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方面,“最美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临危受命,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带领医护人员筑起阻击新冠病毒的钢铁长城;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示范推广30亿菌袋,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陈亮用一年半的时间,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方案制定提供了关键支撑……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促进科技经济深入融合,科技工作者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追求,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事业,才能更好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
“只有干,才会变”
张龙辉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最美奋斗者”裴春亮
【故事】裴春亮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早年家境贫寒,后来凭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艰苦创业,率先脱贫。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群众打水井、建水库、发展高效农业、创办股份制企业,把一个不到600人的省级贫困村建成“全国文明村”;整合11个村创建裴寨社区,扩建商业街、建设服装产业园,带动11800人稳定脱贫;创新电商扶贫、实施旅游扶贫,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他用“最美奋斗者”的初心坚守、使命担当,唱响了“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之歌,并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点评】
“乡亲不富誓不休”,是裴春亮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后,面对裴寨村的落后现状和乡亲们的期盼,许下的誓言。为了兑现这一誓言,裴春亮出资、出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商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说,脱贫致富不只是让乡亲们住上新房子,还要让乡亲们有活干、有钱赚,“这样,长久的好日子才有保障”。
成就的取得源于坚守,而坚守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在带领乡亲们脱贫过程中,裴春亮树立了“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村富了还不算富,把周边村都带富才算真正富”的坚定信念,不仅带领全村人摆脱贫困,还让周围村庄的乡亲们逐渐步入小康。他明白,自己的工作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自己必须承担起扶贫责任。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裴春亮帮助家乡数万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 *** 员的责任与担当。
“只有干,才会变!”这是裴春亮的心声,也是我们时代的强音。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出彩的伟大时代,有奋斗就能成就人生精彩。对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裴春亮来说,改变自己命运、回报父老乡亲,是出彩的;让荒山秃岭变社区、村民实现安居梦,是出彩的;实现农工商业齐发展、人人“乐业”有钱赚,也是出彩的。心中有梦、脚下有根,把想法付诸行动,就能梦想成真。如今,村子美了,老乡富了,而裴春亮没有停止奋进脚步,一直为共同富裕拼搏。
裴寨社区创业园的路旁,立有一块大石头,其中一面写着“创先争优,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无愧时代”。的确,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致富发展,都是对行动决心的锤炼、对精神意志的考量,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千千万万名扶贫工作者、致富带头人,一刻不停地苦干实干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同创业、共致富,我们需要更多像裴春亮这样的带头人、好党员,以崇高信念、踏实作为践行铿锵誓言,在新征程上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拓宽美好生活路。
拼搏奋斗
向大地播撒绿色的种子
王凡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故事】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长期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他们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笃定让沙漠变绿洲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播撒绿色,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绿色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矢志播绿助脱贫,飞播航迹遍布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万余吨,为绿化荒漠、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不久前,该大队被 *** 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点评】
飞播,就是利用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在我国空军部队,有这么一群人,在天上播种,给荒漠点绿,用数十载春秋,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也帮群众摘掉了贫困帽子。驾机为犁耕大漠,这群“飞播绿鹰”用拼搏与付出,书写了生态扶贫的故事。
青春献荒漠,绿色伴航程。39年里,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官兵人不卸甲、马不卸鞍,把航迹留在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把绿色希望播撒在荒漠戈壁、荒山秃岭。39年接续奋斗,几代飞行员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39年时节更替,戈壁滩黄沙变绿洲;39年光阴流转,群众脱贫奔小康。天空虽无痕,一粒粒叫作希望的种子由天而降,落地、生根、成长、壮大,戈壁沙滩终变充满生机的绿洲。
变换的是大地的色彩,不变的是永恒的初心。39年里,他们听党指挥,奉献在荒漠中,“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肩负起为国奋飞为民造福的崇高事业,我为祖国去飞播,播绿生态为祖国”;践行为民宗旨,把人民的幸福安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干飞播造林,计利要计国家利,留名要留青山名”;加强练兵备战,勇于挑战极限、突破极限,在戈壁滩上、悬崖峭壁前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发扬优良传统,自觉吃苦、甘愿吃苦,默默奉献、长期奉献,用帐篷做塔台、当宿舍,酷暑时节常常在闷热机舱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付出有回报,初心见担当。老一辈飞播人说,“你飞的每一个架次,都要对得起良心,你播撒的每一粒种子,都该在它应该生长的地方。”正是有了对飞播的挚爱,才能战胜荒凉,播下希望;正是有了对使命的坚守,才能让荒漠变绿洲、让致富之路越走越长。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战天斗地的昂扬斗志和感天动地的担当作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接续奋斗,创造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家庭植树造林、战风斗沙,使古浪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尊重自然、科学治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就能够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飞行员许彦龙喜欢带毛刺的沙拐枣,一根根毛刺就像太阳的光芒,也像平凡执着、刚毅锐气的飞播人。“飞播绿鹰”从空中向祖国大地播撒五彩斑斓的种子,花开草长、风吹绿浪,富足的土地正在孕育梦想。
(鲜素材精选精编)
好心善意
于细微处看见光
孟祥夫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给清洁工贴纸条的女大学生
【事件】“阿姨/大爷,真抱歉有了玻璃碴,您收拾的时候小心点。天凉了,您注意保暖……”日前,一张特殊的纸条,引来网友点赞。原来,有同学不小心打碎热水瓶,怕保洁人员清洁时割破手,于是特意在装垃圾的塑料袋上贴了纸条。纸条是手写的,为了起到醒目的作用,“玻璃碴请小心”这六个字特意写得很大,而文字的结尾还画了爱心和笑脸图案。这位暖暖的“纸条妹子”叫刘包平,是沈阳工业大学广告专业的大一学生。“我觉得这些事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这张纸条能让人们心头一暖,那将是我的荣幸。”
【点评】
“玻璃碴请小心!”短短几个字,情深意长。一张小小的纸条,几句善意的提醒,让清扫人员倍感贴心。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像一股暖流,直抵心田。
有人曾问,“你见过哪些小举动温暖了别人?”将街头乞丐带到餐馆美美吃上一顿,在遗失了井盖的路边立起简单警示标识,为累得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送上一瓶水,在雨天开车经过行人时减慢车速……这些举动并不显眼,却将心与心的距离拉得很近。陌生人的眼里不缺少微笑,如此有温度的瞬间,让人感觉被关爱、受重视。所谓如沐春风,正是无心之中的透露出的有心、有情。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一句善意的提醒,实质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尽责。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就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吗?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一些人将未经处理的碎玻璃甚至腐蚀性物品随手扔进垃圾箱,导致清扫人员受伤,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身怀责任,才能让善意流淌。从路见不平时的“一声吼”,到别人需要时的“帮一把”,再到默默无闻地坚持付出,当每个人都有情怀、敢担当、愿尽责,人心就能焐热,社会就能和谐。
“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正如歌曲所唱的,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温暖,不缺少美好。只要我们敞开心扉,拥抱生活,用心去感受、寻找,就能在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中发现最真与最美。当然,我们既要善于发现爱,更要以善心待人,“要看到光”。常言道,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每个人都传递爱心、释放正能量,就能形成改变人心和社会的磅礴力量。
温暖传递
“善意循环”暖人心
李思辉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公交车上“投桃获李”的小男孩
【故事】不久前,在河南郑州的一辆公交车上,出现暖心一幕:一名乘客上车后手机没电了,也没带零钱,无法买票。公交车上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妈妈鼓励下,帮这位乘客投了币。乘客送给男孩两个苹果表示感谢。下车时,男孩的妈妈告诉他,分享一个苹果给司机叔叔。男孩便将苹果递给司机,司机师傅夸道:“你做得很棒,苹果不用了,谢谢你!”但男孩仍坚持送苹果,于是司机师傅拿出自己带的李子和他交换。
【点评】
小男孩帮乘客投币解围,乘客拿出两个苹果答谢;男孩拿出一个苹果送给司机师傅,司机师傅也送给男孩一个李子。这个“零钱—苹果—李子”的互换过程,体现了以心换心、以善报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激起的“善意循环”,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感受到温暖,也让所有见证此事、知悉此事的人如沐春风。“善意循环”荡起的涟漪,就这样在人们心头不断传递,充满正能量。
这件小事之所以引发很多人关注,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现代版的“投桃报李”,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善良。其实,良善之举未必是惊天壮举,也可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或者在现实生活中给身边人的点滴温柔。看到陌生人遇到难处,搭把手、帮一回,这其中的美好值得珍藏。
公交车上的“暖心一幕”之所以能够发生,得益于小男孩母亲的促成。正是因为她的鼓励,才有了“善意循环”的故事。这位妈妈看似不经意的引导,抓住了一个教会孩子真诚助人的机会,也完成了一次关于友善的教育。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乐于助人、真诚友善的美德种子,是家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会孩子待人以诚、待人以善,是每位父母应该完成好的重要一课。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暖心故事出现在人们身边。这些凡人善举、友善温情,让人们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小事不小,善莫大焉。只要每个人都能向上向善,我们就能推动人们循着善的循环、爱的涟漪,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文化传承
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
虞金星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民间音乐传承人申嘉彤
【事件】山西姑娘申嘉彤从小学音乐,爱好民间音乐和传统乐器。上大学专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后,她更四处寻访山西的民间音乐传承人,拜师讨教,想为流传几百年的山西民间音乐留存更多资料,让传统民间音乐绽放时代光华。“非遗”项目兴县香坊戏传承人白爱明被申嘉彤的努力感动,决定将香坊戏的剧本、曲谱等珍贵资料传给她。申嘉彤也由此成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之一。申嘉彤还希望以香坊戏为题,写一篇探究山西民间音乐发展和传承的论文。
【点评】
什么是时髦?如何追求时髦?追求什么样的时髦?申嘉彤说,“我要做个不一样的‘90后’”。因为从小就热爱音乐,始终秉持传承民间音乐的情怀,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成了她的“时髦”,让人由衷感佩与赞叹。
文化传承要“说”,更要“做”。无论是“传”还是“承”,都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非遗”保护,相较于理念上的重视,身体力行的实践更重要。像申嘉彤那样,在别人忙着过节时,她能带着笔和本,想方设法地采 *** 间艺人,这种言行合一的精神就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姿态。只有在理念的基础上,往实践的方向更进一步,时间才会给我们留一扇门。
传承,正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要“传”得下来,就得为那些即将消散的艺术争取时间。为何在文化保护中,我们会用到“抢救”一词?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看起来或许有些过时的文化艺术,在将来的某个时间,会不会再次被激活,产生影响民族、影响人类的新价值。只有尽力保存,向未来争取时间,才有新的可能。即使不能活态留存,能多留存相关的文字与音像资料,也就多一分可能。毕竟,我们对于“失传”的喟叹已经太多了。
要“承”得起来,就得为那些尚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注入时间元素。科班出身的申嘉彤说,她在学校做了尝试,把民间音乐的一段旋律一段唱腔引入流行音乐,同学们的反响很不错。这种尝试庶几近之。传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脉络。在时间上,与未来最接近的总归是当代。“承”的过程,不必也不能回避当代、回避新、回避变。
我们期待,在文化传承与时间的较量中,有更多像申嘉彤这样的青年加入。惟其如此,时间才能为我们开拓更宽阔的路。
文化传承
定力是寻找意义的人生修炼
肖家鑫 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
山东师范大学“90后”古籍修复师夏天妮
【事件】
一页页纸张在慢慢地复原,“病书”焕然一新……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特藏研究部,“90后”姑娘夏天妮,有一份看似枯燥却又不平凡的职业。修书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十分考验人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做外科手术,无论是工具、手法、责任心,还是认真、细心的程度都极为相似。从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夏天妮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静下心来干活是一种享受,修书时每一步下去都很是期待,能从中看到历史印记,前人的手法和技艺”。
【点评】
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折射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生命。”以双手修复书籍,在翻动纸张、触摸文字中感受文化的生命力量,这位“90后”女孩令人心生敬意。
让古籍复活,让文化延续,从来不是说一说那样简单。以一本破损图书为例,若想重归完整,至少要经过“揭、拆、压、包、订”等过程,才有可能让磨损的书页补齐、让老化的页面牢固、让虫蛀的漏洞复原。这是技术活,没有耐心、热情,没有定力、敬畏,是无法完成的。可以说,图书修复是工作,清苦寂寞;也是技艺,充满挑战;更是文化,需要传承。文化有温度,但修复之术要“坐冷板凳”,只有具备强大的定力才能让文化持续保温、保鲜。
对文化生命而言,定力就是用精湛技法和无比耐力,化腐朽为神奇;对个人生命而言,定力就是一场人生路上的考试,坐得住便赢,坐不住会输。修书,与其说是面对无声的铅与纸,不如说是对话有情的人与事。保持这样一份人生定力,就是寻找意义的一次修炼。如果从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我们读懂了何为工匠精神、何为格物致知;那么从“90后”夏天妮身上,我们还能读懂青年一代的潜心与接续。相较于很多人的“头脑发热”,对比不少人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份苦乐自知却愿“长相厮守”的选择,尤为可贵。这样的文化如同黏合剂,粘住的是层层纸张,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续。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需要站稳脚跟的定力,从每一本书开始、从每一个人开始、从每一天开始,才能构筑起强大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