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和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反对无声食堂作文素材: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反对无声食堂作文素材,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澎湃新闻网4月16日)
在就餐学生人数大大超过食堂容量的背景下,为防止学生嬉笑打闹耽误时间,学校适时推出“无声食堂”管理方式,事实上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缩短了自己吃饭时间,不影响下一批学生吃饭,又营造了文明的用餐环境。不过,尽管好处多多,别忙着拍手称道,因为这种做法有多处值得商榷。
其实,“无声食堂”不是此校首创,早在几年前在广东中山一所中学就曾试验过,当时舆论也呈现两极化,无论支持多么坚决,或者反对多么强烈,最后都以草草收场告终,更不要说宣传推广。如今卷土重来,不出所料的话,结局可能也差不多。
吃有吃相,坐有坐相,这是长辈时常教育我们的话语。对于饭桌上大吵大闹唾液横飞的丑陋现象,的确让人憎恶。因此,对小学生灌输文明的就餐方式确有必要,但采取“无声餐厅”一刀切的简单方式,有扼杀孩子天性和权利的嫌疑。学生天性活泼调皮,一个人尚且能憋住片刻不说话,如果众人都不允许说话,这得多大的忍受力。用不同手指代表汤、饭、菜的话,整个食堂鸦雀无声,是不是让人感觉来到了聋哑学校?
文明就餐,在不浪费粮食,不影响反对无声食堂作文素材他们就餐胃口的前提下,偶尔的语言交流,情感沟通,能增加气氛,也是人之常情。该校德育处具体负责人解释道,此方案征得家长代表和教师的同意,可是作为被约束的学生本身,内心的挣扎,有谁 “蹲”下来认真“研读”过?
教育要讲究方式和技巧,严肃而不失活泼才符合教育本意。学生具有可塑性,发生插队、吵架、打闹的现象不足为奇,只要稍加引导和监督就可以改正,而不是一刀切地让其失语。而且,对于一个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就会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此举灌输了一人“犯错”全班被罚的“诛连式”落后观念。
把大声喧哗等同于偶尔地轻语交流,采取“无声食堂”有点矫枉过正。方便了学校管理,却遏制了学生的话语权,也偏离的教育本质,无论初衷多好,都缺少起码的教育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