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瑛素材(郑小瑛三任丈夫)

新中国首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

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郑小瑛郑小瑛素材: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教育家。祖辈闽西客家人郑小瑛素材,上世纪60年代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获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文华指挥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约请郑小瑛老师的采访,并非一帆风顺。首次接洽是在2020年岁末,这位92岁的指挥界泰斗及时发来微信:“我最近太忙,这个月在6个地方执棒8场;20日在国家大剧院的‘爱乐女’30年‘回闪’正在紧急安排筹划中,实在忙不过来了,抱歉。”或许是为记者的诚意所感动,老人家答应可以去大剧院现场简单聊聊……

郑小瑛素材

2020年12月27日,郑小瑛在厦门指挥交响诗篇《土楼回响》。陈美蓉摄

“艺术家要对民族、对人民有感恩之心”

2020年岁末,满头银发的郑小瑛再次出现在国家大剧院;“爱乐女”室内乐团成立30周年纪念“回闪”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

上世纪70年代,在朱丽、司徒志文、郑小瑛等音乐家的身体力行下,“爱乐女”奏响了中外经典作品,在音乐演出市场的“寒冬期”,游走在首都和其郑小瑛素材他城市的大学校园里。在六七年里,她们不计报酬,把优美的中外室内乐送进上百所大中学校以及不少工厂、村庄,演出240余场,23万多观众从中受益。郑小瑛回忆:当时有些舞台演出商业性强,显得比较萧条;“爱乐女”的出现,成为舞台中的一股清流。

“爱乐女”对之后国内经典音乐的普及、教育等事业的影响,可谓深远而绵长。如今,当年的发起人已从风华正茂步入中老年,有的已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专家和权威;昔日的青年演奏员们,也纷纷成长为各音乐团体、专业院校的中流砥柱。

艺术应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这是郑小瑛一直秉承的艺术观。1929年9月,郑小瑛出生于上海,6岁始学钢琴,8岁随父母从上海逃难至重庆,接受爱国教育。1947年,她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读预科,接触到进步思想,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48年底,她从武汉北上,到中原解放区参加了革命,1949年随文工团从中原解放区开进武汉。1951年,郑小瑛参加中央少数民族访问团,慰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祖国的大山大河给了郑小瑛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极大的感情触动……“这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郑小瑛说。艺术源于人民,应当还给人民,郑小瑛由此树立了革命文艺工作者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1952年,郑小瑛加入中国 *** ,随即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随后,她进入苏联专家杜马舍夫合唱指挥培训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性合唱指挥。1958年,郑小瑛参加中央民委调查组,访问福建畲族地区,更加坚定了内心的艺术观:“艺术家要对民族、对人民有感恩之心,时刻不忘与群众共享,自觉为社会做贡献。”

“艺术家要努力把音乐和音乐知识送到人民群众中间去”

1962年10月2日,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在众人瞩目中,郑小瑛登上指挥台,指挥了一场难度很大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成为登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第一位中国指挥。

郑小瑛勉力一生,在艺术上创下多个“新中国第一”:她与音乐界的前辈一起重建了中央歌剧院,与朋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志愿者“爱乐女”室内乐团,随后在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上亮相;她还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助民办的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在艺术上,郑小瑛一直追求用西洋音乐手法表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交响乐作品。她率领厦门爱乐乐团和福建交响乐团,将刘湲作曲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带到亚、欧、北美等地的12个国家,演出70多场,创下我国大型交响乐演出的最高纪录。她还积极发掘中国民族音乐,填补民族音乐研究中畲族音乐研究的空白。

郑小瑛在达到极高艺术造诣的同时甘为人梯。作为新中国音乐教育指挥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她培养了吴灵芬、陈佐湟、水蓝、王进、吕嘉、俞峰、李心草、张弦等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指挥家。

怀抱对人民群众深厚的爱和感恩的心,郑小瑛希望与群众分享她对艺术的感受。郑小瑛说:“作为指挥者的我,从一次次受欢迎的音乐普及演出中,感受到群众对音乐的喜爱。阳春白雪也要和者日众,艺术家要努力把音乐和音乐知识送到人民群众中间去。”

每次演出前,郑小瑛都会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把听众吸引到美妙的音乐意境中去。与此同时,她坚持公益讲座40多年,开创了边演边讲的“郑小瑛模式”,直接听众达到上千万人。

郑小瑛素材

1951年,郑小瑛在打大秧歌鼓。资料照片

“洋戏中唱,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百姓”

2017年7月18日,郑小瑛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歌唱家王丰、杨光用中文演绎了 *** 根据中国唐诗德语译文写成的交响乐套曲《尘世之歌》。作为 *** 的热心研究者和演绎者,郑小瑛投入大量精力对唱词进行了中文译配修订,助力歌唱家以优美的中文为中国观众演唱,达到“洋为中用”的效果。

“洋戏中唱”,是郑小瑛近年来致力的方向。世界各国都在用各自的母语介绍外国歌剧,为什么中国反而坚持用半生不熟的原文演出?郑小瑛在思考中探索……为此,她主张恢复将外文歌剧译配成中文演出。80年代,她和中央歌剧院合作,在天津推出了用中文演唱的歌剧《茶花女》,在一个多月里连续上演39场。郑小瑛说:“洋戏中唱,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百姓,做好歌剧欣赏的基础教育。”

年过九旬的郑小瑛自称“90后”。在生活中,她就和真正的“90后”一样,自如地运用手机、电脑和互联网。10年前,她玩起了博客和微博。如今,她还能熟练地在手机上打车、转账、叫外卖。她发现,只有更方便地获取音乐知识,更多的人才能认识音乐之美。她录制“让耳朵更聪明”系列网络课程,用新媒体形式推动音乐知识普及。她还为中央音乐学院录制了《郑式指挥法基础》视频系列课程,把她60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更多后来人。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感叹道:“郑小瑛老师是中央歌剧院的功勋艺术家,是新中国值得向世界骄傲的指挥家,也是千百万交响乐、歌剧观众心中的偶像。”

■记者手记

铭记初心 持之以恒

虽已年届92岁高龄,但郑小瑛总是精神矍铄、满怀 *** 。在长达3个小时的“回闪”音乐会中,她既当主讲人,讲述“爱乐女”背后的故事;又当主持人,分享新书《低谷中的鲜花——“爱乐女”乐团群星谱》。活动最后,她亲自指挥了《烛影摇红》《空山鸟语》两首曲子,风采依旧;在现场,郑小瑛几度动情……诚然,让老人家真正动容的是延续至今的“爱乐女”精神,是对音乐的尊崇,更是对人生目标的敬畏和坚守。

这又何尝不是郑小瑛的人生写照?在交响乐的舞台上,郑小瑛一次次留下具有时代意义的印记,改变着世人对中国音乐艺术的看法。在社会的大舞台上,郑小瑛致力高雅艺术的普及推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其背后是郑小瑛一直秉承的初心、持之以恒的努力,还有比常人更多的持续付出。她满怀期待:“爱乐女”的精神一定会被新的一代接力,久久传承……(记者 王珏)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于 2024-11-03 18:11:4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3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